“吕书记是我的好兄弟,是真心真意为我们着想的好亲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北大渠乡头号渠村村民马建新,逢人就夸自己的结对“亲戚”吕新忠。
吕新忠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二十七团六连党支部书记。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他又多了一个回族“亲戚”马建新。
马建新一家4口人,生活仅靠10多亩地和打零工维系,日子过得紧巴巴。得知“亲戚”家的情况后,吕新忠的心情沉重起来。
为了让“亲戚”家的日子好起来,吕新忠四处打听,每天琢磨,还向村干部了解村里的发展思路,看看如何才能帮助马建新一家。
到马家做客时,吕新忠发现院子里停放着一辆旧轿车。“是不是可以考虑开出租车呢?”吕新忠说。
马建新却心里没底,提出疑问:“村民大都骑摩托车出行,开出租车有人坐吗?”
吕新忠立即打电话向开出租车的朋友咨询。“开出租车,收入还可以!”听到肯定答复,马建新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吕新忠的帮助下,马建新开始到二十一团跑出租车。“生意还不错,每天能挣200多元。”马建新说,家里的日子慢慢好起来。
后来,马建新攒钱购买了一辆新车跑出租,收入更稳定了;他的妻子到焉耆县医院打工,家里又多了一份收入。
“我家年收入10万多元,生活富裕起来,这都要感谢我们的好亲戚!”马建新说,“两家人经常走动,谁家有事都会互相帮衬,逢年过节,也都是一起欢庆。”
4月暖风拂面,焉耆垦区进入农忙季。看到兵团职工因移栽辣椒、抢种番茄苗亟需大量人力,吕新忠找到马建新,让他帮忙联系村民到六连支农。
马建新一听,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在他的热心帮助下,兵团职工劳动力紧缺的难题很快就解决了。从那以后,兵地双方的劳务互助就这样展开了。
吕新忠还有一个结对的土家族“亲戚”李广文。李家承包35亩地种植辣椒、番茄,日子过得不错,但他有个“心病”——上初中的小儿子学习成绩不佳。他问吕新忠:“这可怎么办?”
“我妻子张芸是二十七团中学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可以请她帮忙辅导孩子学习。”吕新忠对妻子说起这事时,张芸爽快地答应了。
“吕书记夫妇把我的孩子当自家孩子一样,帮孩子买学习用品,上门为孩子补课,风雨无阻。我儿子的成绩提高很快,这都要感谢吕书记和张老师。”李广文感激地说。
“在民族团结工作中,我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吕新忠说,“有缘结为亲戚,我们就是一家人!真心希望亲戚们的日子能越过越好,大家共同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开都河畔常开长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供稿)